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朱大渭先生主编,多位历史与文物考古方面专家学者共同著作的《中国通史图说》,文字简赅明畅,内容概要充实,兼有大量选择得当的图版,可谓众美俱臻,必能博得广大读者的欢迎。承作者不弃,要我在这里写几句话,只能抒发一些浅薄的感想。
“左图右史”,从来是中国历代史家的一种理想。史在古代发源极早,很可能在文字初创之时,就具有了记录事迹的作用。有外国学者讲中国人是历史的民族,从史于中国源远流长,史书汗牛充栋来看,可说当之无愧。古人早已发现,文字描述尽管繁复曲尽,仍有不如具体形象之处。图象和文字彼此补充,互相配合,才能最充分地说明史事。
图在我国的出现,也是相当早的。《尚书》载,西周初年周公往营成周,卜定新都位置,即遣人以图报告于成王。1954年江苏丹徒烟墩山出土宜侯失簋,铭文记康王改封虞(吴)侯失于宜,也曾观览“武王、成王代商图”和“东国图”。这些图,包括一般的形势图及专用的基址平面图、军事史地图,估计都绘于大面积的牍版之上,其技术已经很发展了。晚周到秦汉时期,已有图文并茂的书籍。例如《汉书·艺文志》著录的兵法,五十三家七百九十篇,便有图四十三卷之多。其中的《吴孙子兵法》即通称的《孙子兵法》,计八十二篇,图九卷;《齐孙子》即《孙膑兵法》,共八十九篇,图四卷。再如《山海经》一书,很多部分本应以图为主,文字乃是图的解说。
以文物印证历史,北宋时便盛行。那时编纂的种种金石图录,本来目的就在于证史。20年代王国维先生提出的地上材料与地下材料互证的“二重证据法”,其根源即孕育于此。不过,在还没有现代绘图与摄影技术的时代,图、文的配合无法做到完美的境界。
近年许多史学家都注重图的运用。历史研究所由郭沫若先生主编的《中国史稿》,50年代发轫时即预定配有地图集和文物图集,可惜后者由于条件,至今未能出版,实为憾事。记得“文革”刚刚结束,就有出版家提出要编一部插图本中国通史,也是限于当时条件,没有付诸实现。
有丰富图片,或以图片为主的历史书籍,真是太需要了。在国外,这一类书籍已经很多。日本、英国等地,曾出版一卷或多卷的插图本中国史,或者中国文化史、文明史,印制大都精好,但在图版,特别是文物图片的搜集选用方面,难免有一定限制。朱大渭等先生的这部《中国通史图说》,由于作者有很高的史学素养和研究经验,于历史文物更是取材宏而抉择精,图文有机配合,适合不同方面、不同层次的读者,其优长翻阅即见,用不着我在这篇小序中多说。我只希望诸位作者能在这部好书的基础上,继续前进,在不久的将来撰成一套多卷本彩色版的插图中国通史,满足学术界与公众的期望。
(本文为中国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李学勤为《中国通史图说》所作的序言,题目为编者所加。)